第七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于2012年11月11日至14日在广西桂林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科院力学所和中国力学学会办公室联合承办,得到中科院力学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高超声速科技中心的资助。中国力学学会第九届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科院力学所所长樊菁研究员担任会议主席。
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工业部门的281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提交了251篇报告,包括4个大会报告,214篇口头报告和33篇墙报。4个大会报告人分别来自:
* 黄延章研究员,中科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低渗透多孔介质中非线性渗流理论”;
* 贺德馨研究员,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世界风能协会主席、中国风能协会理事长,“风能工程中的流体力学问题”;
* 杨国伟研究员,中科院力学所,“高速列车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 颜开研究员,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基于精细流场分析、控制与优化的绿色船舶节能增效技术的若干研究进展”。
这些报告结合我国能源开发和交通工程等重大需求,介绍了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和前沿科学问题,引起了与会者的浓厚兴趣和热烈讨论。
214篇口头报告和33篇墙报,分布在7个分会场和1个专题研讨会,其中,
* 湍流与稳定性分会场24篇;
* 多相流与非牛顿流分会场30篇;
* 水动力学分会场24篇;
* 渗流力学分会场22篇;
* 工业与环境流体力学分会场27篇;
* 实验流体力学分会场27篇;
* 计算流体力学分会场42篇;
* 高超声速专题研讨会51篇。
各分会场和专题研讨会还分别评选出了优秀员工论文奖。参与评选的论文,要求第一作者是在读研究生,并且到会进行报告(包括墙报)。获奖人、所在单位和论文题目分别为:
* 郭力,中科院力学所,湍流与稳定性分会场;
* 康建宏,北京大学,多相流与非牛顿流分会场;
* 邵家儒,中科院力学所,水动力学分会场;
* 孙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渗流力学分会场;
* 覃建果,中科院力学所,工业与环境流体力学分会场;
* 王维,天津大学,实验流体力学分会场;
* 王秋菊,清华大学,计算流体力学分会场;
* 李祝飞,中国科技大学,高超声速专题研讨会;
* 李晓鹏,中科院力学所,高超声速专题研讨会。
12日上午举行的开幕式上,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周哲玮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副主任孟庆国研究员分别致辞。他们首先热情祝贺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在时隔十一年之后,再次召开,希望通过积极的学术交流,加强青年人才培养,加强国家重大需求与学科前沿研究的联系,提升力学特别是流体力学影响力。随后,樊菁研究员简要介绍了全国流体力学会议的目的,以及本次会议的组织情况,希望流体力学界充分利用力学大会、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等平台,努力实现杰出人才、优秀成果、会议交流的良性循环。
在13日下午的闭幕式上,会议组委会主任、中科院力学所周济福研究员对本次会议做了简要的总结,张兆顺教授代表会议顾问组发言,对会议的成功召开给予鼓励,希望中青年流体力学研究者更多关注国家需求,注意从大量的数值和实验研究结果中提炼科学规律。各分会场和研讨会的代表也分别发言。最后,第八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主席、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沈清研究员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请大家做好准备,积极参加将于2014年8月下旬召开的下一届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