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力学学会力学史与方法论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三届全国力学史与方法论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7月4日至6日在兰州大学举行。此次会议由教育部力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协办、由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甘肃省力学学会共同承办。来自全国25个单位的44位学者参加了会议,其中包括13位多年从事力学教学和科研的老教授、老专家。更为可喜的是一些活跃在力学研究与教学一线的中青年教师也踊跃参加了会议。
会议组委会主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兰州大学副董事长郑晓静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并致开幕词,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经理、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周又和教授致欢迎词。
在报告交流会上,与会的资深老教授和年青学者做了精彩纷呈的报告。大连理工大学钟万勰院士作了大会特邀报告,强调开展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计算力学软件开发的重要性及其正在研制的MATJIS计算工具的特征等,他再次呼吁把计算力学作为二级学科并希望能够记录备忘;北京大学武际可教授通过纪念谈镐生先生上书30周年的报告疾呼抵制近年来对力学学科基础理论教学与研究的各种冲击,提议应当给力学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与教学留有一席之地;太原理工大学杨桂通教授介绍了中国古典奇书《周易》中涉及的力学思想,讨论了几个和力学有关的一些理念;清华大学余寿文教授结合现代固体力学的时空尺度、材料和受力特性等方面讨论了其研究的范畴问题;中山大学罗恩教授从力学变分原理剖析了其中蕴含的科学美;西安交通大学的俞茂宏教授对力学建模思想在强度理论研究中的意义和发展作了阐述;海军工程大学的郭日修教授就船舶结构力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回顾;上海交通大学的刘延柱教授就刚体姿态和位置的数学表达给出了既有力学史又有方法论的颇有启发性的专题阐述;北京工业大学隋允康教授提出自然世界与人造世界划分和基于此的力学分野与归一谈了自己独到的方法论见解;大连理工大学王希诚教授介绍了借鉴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对于新兴交叉领域的药物分子进行设计的做法;天津大学邱家俊教授就量子力学的发展史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力学思考;上海大学程昌钧教授以生动翔实的史料叙述了理性力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同济大学嵇醒教授结合一些力学的典型范例介绍了应用力学方法的应用;兰州大学郑晓静教授由力学大师冯×卡门的研究工作和经历介绍了自己对应用力学研究的见解和体会;上海大学戴世强教授通过对钱伟长先生教学方法论的探讨谈了一些重要的观点;兰州大学苗天德教授对于中国历史上著书介绍西方力学的第一人、机械发明家王徵的生动史料做了勤奋的发掘;河海大学吴锤结教授关于流体力学并行计算软件资源及其利用方法予以了生动的展示;清华大学高云峰副教授介绍了如何在基础课教学中引导员工培养创新精神;等等。在其它报告中,还涉及力学各分支学科的发展史和教学、科研方法,著名力学家的学术思想,力学与哲学的关系等,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
大会期间利用晚上时间,召开了中国力学学会力学史与方法论专业委员会扩大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专业委员会的换届工作和下一步所要开展的工作。会议首先由第一届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武际可教授主持,先后通过了第二届力学史与方法论专业委员会委员、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秘书长(主任委员由隋允康教授担任,副主任委员由余寿文教授等5人担任,秘书长由王希诚教授担任),新增多名积极参与力学史与方法论研究的青年委员,逐步实现着新、老委员的交替。接下来,由第二届专业委员主任委员隋允康教授提议增设2名特邀委员,并且建议由武际可教授和杨桂通教授担任,这一提议获得通过,接着他主持会议讨论了下一届工作的计划。
会议闭幕式由王希诚教授主持,第一届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武际可教授总结了上一届工作并对今后工作提出殷切期望,第二届专业委员主任委员隋允康教授介绍了新一届委员会产生的过程,宣读了详细名单,谈了今后工作6个方面的具体设想,并且宣布第四届全国力学史与方法论学术研讨会将于2009年委托烟台大学为主要承办单位,在山东省烟台市举行。
会议还组织参观了兰州大学的多功能环境风洞实验室及基础力学教学实验室,该校在教学和科研的成果给与会代表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次会议的组织工作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与会代表对兰州大学为筹备本次会议所做的大量细致的工作表示感谢,对于正式出版的精美的会议论文集表示满意。